为持续强化实验实践教学育人效能,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6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实验教学坊”活动走进我院实验室,来自全校各教学单位的70余名实验教学人员齐聚一堂,围绕主题“数智赋能、开放共享,赋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共话实验教学创新与发展。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红军,副处长李昕、郑炎雄,我院院长尹周平、副院长李新宇参加活动。活动由我院实验实践教学负责人陈冰主持。

尹周平在致辞中指出,学院面向制造强国建设国家重大需求,高度重视实验与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把科研活动、行业实践和实验教学活动打通。进一步建设开放式、智能化实践空间,支持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和团队合作创新实践。
刘红军表示,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华科大毕业生在业界也拥有实践能力强的口碑,“实验教学坊”系列活动作为我校实验技术队伍能力提升的品牌活动,能促进跨院系的实验教学交流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他介绍了学校对于实验教学项目专题活动的进展,希望院系之间相互借鉴的创新培养实践经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李新宇以“打造开放式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赋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题,着重介绍了学院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牵引,围绕专业培养方案,重点建设了“智能制造”“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先进电子制造”“机器人工程”五个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同时持续推进教学从“知识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转向,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虚实结合、全生命周期工具支持的实践教学环境,为工程科学家培养提供高水平分析、测试实验环境,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高水平设计、制造和集成测试平台,为创新创业家培养提供产教融合实践环境。
陈冰以“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开放共享,开展麻花星空MV高清免费教学实验室建设”为题,介绍了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模型驱动,机电软协同”的理念,采用模块化、开放式自动化平台逐步打通各个实验装置的信号链、数据链、工具链,增加基础实验能力和数字化连接能力,基于边缘计算平台和云原生数字底座为实验教学提供共性数字化平台支撑,用实际工业装备和软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实战能力。下一阶段重点基于工业互联网数字底座和智能硬件,建设“AI+数字孪生”开放式实践环境和智慧实验室系统,为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提供能力平台。

随后,参会人员分组参观了我院实验教学中心的智能测控实验室、大学生机械创新基地、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实验室、光学测量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了解了智慧实验室的在线预约、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管理等功能,并积极参与互动。

参会人员表示,我院的实验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设计和构思非常有系统性和创新性,实验硬件和软件开放性强,希望今后共同开展学科交叉实验平台建设。

---- 活动剪影 ----
(摄影/黎兴 视频/张友亮)